英文版本在這裡。
趙賽坡老師在他的《現代數字筆記指南》中提到:
從 Notion、Roam Research 到 Obsidian 再到 Heptabase,這些筆記的承諾並沒有完全兌現,無論是原子化、雙向連結還是多標籤,筆記的記錄、組織和發現依然高度依賴於使用者的勤奮和自律程度 —— 你必須像機器一樣,嚴格按照某種格式記錄下一條條信息,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工具的垂青,才能得到更大的「生產力」。
這引發了我的思考,筆記工具真的無法產生洞察力嗎?
一種微妙的關係#
首先,我很確認的一點是:洞察力並不是簡單地從筆記工具中直接抽取的成果,而是源自於我們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筆記工具像是一種外在的思維倉庫,幫助我們記錄下那些稍縱即逝的想法和信息。但工具本身並不具備提高我們思維能力的魔力,只是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橋梁的作用。認知科學家加里・克萊因在其著作《Seeing What Others Don’t: The Remarkable Ways We Gain Insights》中指出,洞察力的關鍵在於建立連接、發現巧合、激發好奇心、識別矛盾以及創新慾望。這些都不是簡單地通過工具就能達成的。
筆記工具能夠幫助我們記錄下那些閃現的思維火花,整理我們對世界的觀察和思考。例如,當我們用筆記工具追蹤一個問題的思考過程時,我們不僅僅是在記錄,更是在理順和深化我們對問題的認識。
使用筆記工具,我們可以跟踪思考的脈絡,記錄下問題的各種理解和潛在的解決方案。但這些記錄只有在我們深入思考和實踐後,才能轉化為真正的洞察力。
換言之,筆記工具是形成洞察力的輔助,而非直接來源。
筆記工具的局限性#
雖然筆記工具在幫助我們記錄和組織信息方面非常有用,但我們必須認識到工具本身的局限性。
-
功能限制:大多數筆記工具專注於信息的記錄和檢索,並沒有直接為激發洞察力而設計。
-
使用者依賴性:工具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使用者的使用方式。過度依賴工具可能會限制思考和創新。
-
副作用:依賴搜索功能可能會削弱我們的記憶力;效率的追求可能會牺牲深度思考;過度關注工具本身,可能會忽視其服務於思考和洞察力的本質目的。
筆記工具在激發洞察力中的作用#
然而,我們不能否認筆記工具在幫助我們形成洞察力方面的潛在價值。通過組織信息,構建知識圖譜,筆記工具如 Roam Research、Obsidian 等可以幫助我們看到不同信息之間的聯繫,這是洞察力形成的基礎。
Heptabase 則另闢蹊徑,通過白板向我們提供了一個中觀視角,讓我們能夠更大限度的激發洞察力。
同時,筆記工具的使用也可以改變我們的思維習慣。當我們在記錄和整理信息的時候,我們也在進行思維訓練,間接地促進了洞察力的提升。從學習和認知心理學的角度看,筆記工具的設計如何與我們的認知過程相適應,如何幫助我們更好地編碼、存儲和檢索信息,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領域。
筆記工具中 AI 所扮演的角色#
最後,不能不提的是 AI 技術在筆記工具中的應用。隨著 AI 的發展,筆記工具的功能正在被重新定義。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一個能夠自動識別我們興趣點、快速提取關鍵知識、甚至自動整理信息的智能筆記工具,它將如何在我們形成洞察力的過程中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
在這一點上 Tana 和 Notion 已經為我們做出了一定程度的示範。比如,在 Tana 中調用 OpenAI 的模型,可以提供問題解答,幫助使用者解答在筆記中不明白的地方;Notion AI 可以智能地識別、提取和處理信息,幫助使用者更高效地管理和利用數據;兩者都可以提供智能建議,幫助使用者拓展任務或事情的靈感,提供各種類型的草稿,幫助使用者書寫話題等。
但是,AI 在促進我們通過筆記形成洞察力的潛能到底有多少,至少截至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結語#
因此,對於趙賽坡老師的觀點,我只能部分認同。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筆記工具無疑為我們管理知識碎片、追蹤思考路徑提供了巨大幫助。它們在記錄、組織、檢索信息方面的便捷性讓我們的工作效率和知識管理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然而,正如趙賽坡老師所說,筆記工具的兌現承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使用者的勤奮和自律。機械性的記錄和格式化固然可以幫助我們整理思維,但我們的洞察力的形成不僅僅依賴於這些工具的功能,更依賴於我們如何運用它們,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捕捉到智慧的火花。
同時,AI 技術的加入為筆記工具帶來了新的可能性,但不論技術如何進步,我想:真正的洞察力源自於人的思考,工具不過是幫助我們更好地執行這一過程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