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白駒過隙,已經到端午節了。很多國家在上半年的節假日都很多,到了下半年就少了很多,我一直沒搞明白為什麼。下一次再有小長假就得等到中秋了。
按照《我國法定年節假日等休假相關標準》的介紹,我國目前的休假制度分成了五個組成部分,分別是休息日,即每週工作 5 天,休息 2 天;節假日,即元旦 1 天、春節 3 天、清明節 1 天、勞動節 1 天、端午節 1 天、中秋節 1 天、國慶節 3 天,共 11 天;年休假,即累計工作已滿 1 年不滿 10 年的休 5 天,已滿 10 年不滿 20 年的休 10 天,已滿 20 年的休 15 天;以及探親假和婚喪假。
這樣的休假制度是經歷過多次演變後的結果。
1949 年 12 月,當時的政務院發布《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了元旦、春節、勞動節和國慶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共計 7 天。並且實行單休工作制,每週工作 6 天,休息 1 天。一直到 1994 年國務院發布《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開始試行「隔周五天工作制」,即每隔一周多休息一個星期六。1995 年,才開始正式施行每週 5 天的工作制。所以,我國實施每週雙休也就才 30 年的時間。
至於「黃金周」,是 1999 年才有的,將春節、五一、十一的休息時間與前後的雙休日拼接,形成 7 天的長假。但到了 2007 年,國務院再次修訂《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將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新增為法定節假日,雖然「黃金周」沒有了,卻因為調休制度,拼湊出了數個小長假。
調休制度罵過多次,已懶得再罵。神奇國度裡,總會有一些看上去考慮的很全面,實際上是在辦公室裡拍腦袋想出來的政策。
「屁股決定腦袋」,這是一個很難改變的現狀。無論是在神奇國度,還是在其他國家,都存在這樣的現象。所不同的是,腦袋向誰負責,換句話說,腦袋的 KPI 是由誰來評定。因此,自然就有「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分野。
在工作中也是如此。當我們參與一個項目時,是為項目負責,還是為老闆負責,還是為金主負責,這個是需要分清楚的。清則明,明則靈。
二#
世界各地的傳統節日的說法很多,大抵上,要麼是紀念某個歷史人物,要麼是紀念某個歷史事件。
端午節,恐怕是中國那麼多漢族傳統節日裡是最有說道的。最常見的當然是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了,還有說法是紀念伍子胥,小眾的一個說法是紀念東漢時期的孝女曹娥。此外還有一些學者認為端午日是惡月惡日,所以家家戶戶要驅邪避凶,久而久之形成了節日傳統。也有關於祭祀蚩尤的說法。
無論是屈原、伍子胥,還是曹娥、蚩尤,以及紀念的方式如包粽子、劃龍舟、佩香囊、喝雄黃酒、掛艾草菖蒲等,都與中國的南方,或者長江流域有關。這與其他的傳統節日與中國的北方(黃河流域),有著明顯的區別。
雖然現在漢族現在被統稱為漢族,實際上如果往上古時期去推,漢族還可以被分為聚居在黃河流域的華夏族,聚居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的百越族,分佈在山東和江蘇一帶的東夷族等。或許是東夷族與華夏族融合的早,在流傳至今的各種漢族傳統節日中,僅有端午節這一枝獨苗是與百越族有關的。
探究這種話題很有意思,越去了解越覺得人類種族和社會的進化充滿了玄妙。故而,我很喜愛考古學、歷史學和社會學。考古研究的是塵埃落定,歷史研究的是塵埃飛揚,社會研究的是塵埃乍起。在 YouTube 上 HereIsAleph_舊聞如是說 製作了許多聊中國史的視頻,知識點豐富,非常值得一看。
另一個有趣的是,許多傳統節日都與特定的食物緊密相連。春節有餃子和年糕,中秋節有月餅,感恩節有火雞,萬聖節有糖果,不一而足。我認為,這種現象與儀式感有著密切的關係。在節日裡,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共享節日特定的美食,不僅滿足了口腹之慾,更增進了彼此間的感情,讓人感受到心理和情感上的慰藉。
食物已然成為一種模因,與節日習俗產生了強綁定。哪怕是在異國他鄉,看到了節日特定的食物,也會生發出「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思緒。
小時候,端午節前還會跟著祖輩一起去割艾草、採粽葉。新鮮的艾草,會分出一些掛在門窗上,另一些則會碾碎後用一個簸箕曬乾,之後做成香包或添加一些其他中藥材用來煮水或泡腳。
至於粽葉,清洗乾淨後脫去葉柄,再放到熱水中烫軟。袅袅升起的蒸氣中會有一種清香。接著,把已經柔軟的粽葉放到冷水中備用。
說來也奇怪,我喜歡吃餃子,卻不怎麼會包。從來不吃粽子,粽子卻包的有模有樣。
三#
《陽明先生年譜》中記載了王守仁臨終時的故事。那是嘉靖七年(公元 1528 年),年近花甲的王守仁在總督兩廣軍務時,多年的舊疾 —— 肺結核 —— 突然惡化。他自知天不假年,但心中始終牽掛著家鄉,想要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回到故土。於是先是上疏請辭,然後就不顧勸阻,坐船自梧州經韶關北行,誓要在彌留之際也回到魂牽夢縈的故鄉。
當他離開廣東時,忠心耿耿的門人、布政使王大用心中充滿不安。他深知先生病重,擔心舟車勞頓、隨時都可能支撐不住,專門備了一副棺材,默默跟隨在歸鄉的隊伍後,隨時準備料理後事。
十一月二十五日,歸鄉的隊伍乘船行至廣東梅嶺和江西南安的交界處。當地的父母官周積也是王陽明的學生,聞訊後急忙前來拜見恩師。王陽明雖然已經咳喘不已,身體虛弱無力,但還是掙扎著坐起身,望著學生的方向,自顧自地說「病勢危亞,所未死者,元氣耳」。話語中透露出他雖然身患重病,但始終吊著一口氣不願放棄回家的希望。然而,病魔無情,他的身體每況愈下。眾人擔心他撐不過這段旅程,就決定在南安停留五日,看看情況再做打算。
誰知道,就在二十九日清晨,王陽明突然召周積入見。周積急忙來到先生身邊,只見先生躺在床上,氣息奄奄。他掙扎著睜開雙眼,虛弱地對周積說:「吾去矣。」
周積早已淚流滿面,他哽咽著問:「先生還有什麼遺言要交代?」
王陽明聞言,嘴角泛起一絲自嘲的微笑,緩緩說道:「此心光明,亦復何言!」話音剛落,便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此心光明,夫復何言」這八個字,如果不去思考背後的哲學內涵,僅看這八個字的表象,其實很像許多國人目前的狀態 —— 一切盡在不言中。
這是要比「道路以目」更高級的狀態。在大街上用目光交流,還是有交流的,修煉不到位。心裡和明鏡似的,路人甲知道路人乙知道,路人乙也知道路人甲知道,但是不需要有任何形式的交流。這種狀態,豈不高級?
但這種狀態下所帶來的隱憂更加令人擔心。畢竟道路以目是有行為的,而心照不宣就像是大海中的暗礁,潮水退去後才能發現。
為什麼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我想不明白,也不願去想明白。因為《道德經》中早已言明: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端午的隨筆就寫到這裡,中秋再見。